深耕科创沃土 写好清丰“菇”事
——访河南科丰集团总经理袁帅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3-12-07 浏览次数:

图为袁帅查看杏鲍菇长势。

“你能从网上找到蘑菇的100种吃法,但很可能不知道长成一簇白玉菇的菌种需要培育120天。”12月1日,在位于清丰县的河南科丰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科丰集团”),记者一行随总经理袁帅在装袋、培养、包装等各个车间来回穿梭,了解一簇白玉菇从拌料、制袋、灭菌、接种、培养、出菇、采收、包装到菌种培育、成品出货的全过程。

子承父业 从大城市回到小县城

科丰集团是一家集农作物良种繁育、食用菌工厂化研发、基地标准化生产、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型企业。集团以河南科丰种业有限公司为母公司,下设河南省龙乡红食品有限公司、濮阳市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南华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。

袁帅是科丰集团新一代“掌门人”,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就业环境,回到家乡挑起了集团管理的重担。

“这几年受疫情影响,经济下行、市场疲软,企业的日子不好过。”

“理念陈旧、制度落后、效能低下等种种弊端,让改革迫在眉睫。”

与袁帅对话,言语间能感受到他对市场的敬畏和对改革的探索。他带领团队苦干实干,面对效益低下等重重压力,大胆探索、开拓创新,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新增生产设备,扩大生产规模,完善各项制度,明确岗位职责,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公司焕发勃勃生机,实现产销两旺,企业年产值达1.2亿元。

“我们先后在马村、巩营、古城、仙庄四乡建立了1800余亩食用菌生产基地,辐射带动3000余户农户发展食用菌增收致富,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,同时也带动了物流、包装、餐饮、农资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。”2021年,袁帅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濮阳市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年生产菌棒1200万棒,年产各类鲜菇5500吨、产值4500万元,实现经济效益650万元,安排农民工就业160名,协调公司关联企业1500余人实现再就业;自筹资金100万元建立了食用菌培训基地,免费举办食用菌培训班15期,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,培训食用菌技术员120余人,为清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产业升级 从大棚搬进厂房

“别小看这一块屏幕,无论是温度、湿度,还是水分、光照,都靠它来调节。”在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养车间的控制显示屏上,温湿调节、循环送风等控制数据一目了然。袁帅介绍,依靠科技赋能,菌菇实现了立体栽培,完成了从传统农户温室大棚向工厂化种植的转型升级。“在工厂里种蘑菇,实现了一年四季恒温生产,还可以通过电力设备微调菌类生长环境,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。”袁帅说。

“装袋打孔、灭菌处理、菇房培养、成品出货、电商营销,几乎所有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、智能化,科技上的投入也带动了产量和效益的显著提升。”袁帅介绍,科丰集团组建成立了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、濮阳市食用菌和辣椒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注册商标有“三农科丰”“龙乡红”“濮发”“科椒”科花”等10余个,其中“濮发”“科椒”“科花”3个商标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。科丰集团研发推广小麦、食用菌、辣椒等新优产品30余个,其中,“濮发”牌良种、“科椒”牌食用菌和辣椒制品荣获中国著名品牌,“龙乡红”牌鲜辣椒、剁辣椒和杏鲍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,“驴肉耗辣椒”“鲍菇酱”等10个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,“龙乡红”牌剁辣椒、白灵菇酱荣获“濮阳名吃”称号。企业还通过了ISO2000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国际质量体系认证。

高质量的产品,让科丰集团先后获得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、河南省质量诚信AA级企业、河南省放心菜工程达标创优先进单位、市食品工业诚信示范企业、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、清丰县县长质量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。

“作为新时代创业的奋斗者和青年企业家,我一定胸怀‘国之大者’,自觉将个人成长同时代脉络相连,锐意进取、真抓实干,全身心投入到清丰县食用菌产业中,扎根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,让更多消费者吃上家乡优质健康的农产品,努力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袁帅表示。

来源:濮阳日报